欢迎访问永靖县畜牧综合服务中心网站, 服务热线:0930-8880433

新闻动态

2024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部署

  • 来源:网络媒体 ,发布:畜牧综合服务中心
  • 发布时间:2024/3/1
  • 浏览:86次

在2024年全省畜牧兽医工作部署

会议上的讲话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兴荣  

2024年2月29日)

 

同志们:

按照厅党组的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畜牧兽医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畜牧兽医工作经验,分析研判当前工作形势,全面启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畜牧兽医重点工作任务。刚才,宝华同志宣读了2023年农业农村部有关表扬通报和国家级畜禽保种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国家级无疫小区认定名单,天水市、张掖市、广河县、安定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工作成绩,坚定做好畜牧兽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23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面实施养殖业牵引战略,加快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畜牧业实现存出两旺,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全省牛、羊、家禽存栏同比分别增长5.1%、8.1%、9.6%,生猪存栏比全国增幅高3.6个百分点;猪、牛、羊、家禽出栏同比分别增长5.5%、7%、12.3%和30%,分别比全国增幅高3.2、1.7、11.6和25.8个百分点;羊存栏位居全国第三,牛存栏位居全国第八,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进位和农业强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三年倍增行动圆满收官,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总体呈现结构趋优、规模扩大、效益提升、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已累计打造存栏百万只肉羊产业大县5个,十万只肉牛养殖大县15个,初步形成了河西、陇东和甘南临夏三大肉牛优势产区,河西、甘南临夏、中部和陇东四大肉羊优势产区。2023年底,优势区肉牛存栏、出栏分别占全省77.42%和85.66%;肉羊存栏、出栏分别占全省87.68%和80.67%;全省肉牛、奶牛、肉羊、生猪、家禽规模化比重分别达到54%、79%、54%、56%和83%。二是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全省已建成万头(只)以上标准化养殖场128家,建成畜牧产业园39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77家,建成饲料生产企业107家、畜禽屠宰加工企业170家乳品加工企业43家,畜牧业投资1000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重点项目132个,全省畜牧产业初步形成了养殖、加工、流通、销售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做足了“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文章。三是草牧循环成效初显。全省饲料产量、产值分别达258.2万吨、10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13.9%;人工种草面积稳定在2300万亩、总产量达到3100万吨,分别居全国第1、2位,实施粮改饲项目206.84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项目15万亩,有力保障了优质饲草供应。落实第三轮草原补奖到户资金10.22亿元,实施夏河、肃南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推动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建成8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全年处理病死猪23.92万头,集中处理率达到67.14%,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有力助推了全省畜牧业循环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四是畜禽种业振兴稳步推进。完成第三次畜禽资源普查,新发现遗传资源19个、遗漏品种3个,4个新资源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场核验,10个地方品种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建成了兰州大尾羊、甘南牦牛等8个地方品种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稳步推进“河西肉牛”“平凉红牛”等新品种品系培育工作,累计创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站)9家,建成省级种畜禽场134家,初步形成了现代畜禽种业生产与利用体系。五是兽医卫生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组织实施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春秋集中免疫畜禽2.2亿头只,群体免疫密度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优化布病免疫模式,启动民勤县布病免疫无疫区建设,创建国家级非洲猪瘟、布病无疫小区4个,省级动物疫病净化场16个。迭代升级甘肃省动物检疫监督信息平台,健全完善动物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监管手段,8个市州全域开展无纸化出证试点工作,产地检疫各类动物1.84亿头(只)、屠宰检疫畜禽产品90.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8.39%和21.29%。组织全省1634个规模养殖场开展兽药减抗行动,占规模养殖场21%,有1308个养殖场被市县确定为兽药减抗达标养殖场。组织开展了兽药、饲料质量监督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8.7%、95.3%,畜产品兽药残留、“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和屠宰环节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全部合格,基本实现了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

2023年,我省生猪产能调控考核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优秀等次,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督查获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两名基层同志获得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动物检疫检验决赛个人三等奖,动物检疫监督、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粮改饲等工作在全国会议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肃南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名单,甘州区、麦积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效果突出县,全省动物疫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这些成绩取得来之不易,都离不开全省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系统干部职工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二、深刻认识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畜牧兽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上,杨厅长用“四个叠加”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形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科学研判,在奋力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特征,系统分析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和内部发展有力条件,清醒认识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受国际市场不断冲击和国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和环保政策影响,养殖原材料和成本不断增加,猪牛羊奶等大宗畜产品价格下跌,养殖场户受成本和市场的双重挤压,大多处于保本微利甚至亏损状态,严重挫伤了养殖户扩繁增产的积极性,导致规模化养殖资本投资处于观望等待状态,畜牧业发展后劲受到影响。同时,来自同类产区的竞争不断加大,我省每年向新疆供应310万只活羊,超过全省出栏的12%,但近年来新疆肉羊饲养量增长迅猛,将极大压缩我省肉羊入疆空间。

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受种源、技术和设施设备条件等因素影响,畜牧生产繁殖率、成活率、增重率等生产指标水平还比较低。我国能繁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仅为18头,与欧美等国家差异显著。我省肉牛平均胴体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4公斤(我省114公斤,全国148.3公斤),肉羊多羔率和产肉率提升等还有较大空间。现阶段我省畜牧业发展还不平衡,数量众多的中小型畜牧企业特别是中小养殖场户还普遍存在设施设备简陋、老化等问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还有待提升。我省还缺少像伊利、牧原、温氏等这样的全国知名品牌,牛羊优势特色产业地理标志品牌注册较少,品牌辐射带动效应不强,没有形成优质优价的机制,难以有效推动农牧民增收。

三是动物疫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非洲猪瘟病毒在长期流行过程中逐步呈现多样性趋势,大大地增加了猪场疫情防控难度和复杂性。我省人间布病病例近年来仍呈上升态势,基数较大,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任务艰巨。随着畜禽调运日益频繁,加之散户和小规模养殖场户防疫条件仍然较差,基层防疫力量薄弱等问题,动物防疫压力持续加大。  

四是自身工作存在短板弱项。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已改为“乡管乡用”或直接撤并,一些地方出现了防疫工作“活没人干、事没人管”的现象。部分市县动物卫生监督职能没有得到有效衔接,检疫监管工作弱化,甚至出现违规开证、非法调运等问题。从近两年对各地项目督查情况看,项目管理还存在规划不科学、实施不规范、验收不及时等问题,没有发挥项目应有的效益。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积极解决。

三、狠抓关键措施落实,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畜牧兽医工作

省上已经制定印发全省特色产业提质增效“1+6”方案,明确到2024年底,牛羊存栏分别增长5%、7%,牛羊出栏分别增长8%、12%,到2025年,打造牛、羊2个千亿级产业。各地要锚定畜牧业提质增效目标任务,狠抓关键措施落实,推动畜牧兽医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聚焦重点任务,推动畜牧产业提质增效。要紧盯薄弱环节,发挥潜在优势,聚焦重点任务,着力在五个方面推动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扩繁增量推动提质增效。要以落实《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总体方案(2024—2025年)》为契机,持续推进肉牛产业带、肉羊产业带和荷斯坦奶牛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特色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领军型和骨干型链主企业,推动牛羊产业提质增效。力争通过两年打造存栏10万头以上的肉牛产业大县22个;存栏100万只以上的肉羊产业大县10个;存栏5万头以上的奶牛产业大县3个,培育万头以上奶牛养殖重点县10个。以设施畜牧业建设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抓手,力争通过两年打造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基地10个、5万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基地20个;新建或改造提升肉牛、肉羊高效集约养殖场分别达到18个、20个,全省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5%以上。

二是聚焦品种培优推动提质增效。品种是战略资源,决定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效率。畜牧业发展中“种”的作用占到40%以上,是引领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种”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去年以来,分管副省长也一直关注畜禽品种培育,多次强调要提高牦牛胴体重和肉羊产羔率、产肉率等。这既是压力也是鞭策。当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我省肉羊等产业育种工作地区间、品种间等发展还不平衡,通过良种种质资源提质增效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下一步,要持续加强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实施好5个国家畜禽种业提升工程项目,推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利用和种业创新能力提升。要深入实施肉牛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因地制宜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改良技术,争取创建一批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提高良种供应能力。要加快推进“平凉红牛”“河西肉牛”“高繁殖力湖羊”“中环肉羊”等牛羊新品种(品系)培育进程,争取尽快尽多审定发布新品种。要着力做好甘南牦牛品种改良,建立牦牛种公牛调剂供给机制,加大大通牦牛、阿什旦牦牛引进力度,建立牦牛杂交改良生产示范基地,提高牦牛个体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力争成年牦牛平均胴体重达到110公斤左右。

三是聚焦农牧结合推动提质增效。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以种带养、以养促种,大力实施粮改饲和饲草良种项目,在苜蓿等优质牧草良种选育、规模扩大等方面下功夫,推动饲草标准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为提高全国优质牧草自给率做贡献,为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要抢抓国家新增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储备机遇,扩大全省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实施范围,实施好夏河、肃南2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加快圈舍修建和饲草基地建设等任务,引导草原畜牧业向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实现草畜平衡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要积极协调财政、林草部门,进一步完善草原补奖政策落实工作机制,确保2024年补奖资金足额发放到户。要持续抓好19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确保项目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5%以上,为循环农业奠定绿色根基。

四是聚焦产业融合推动提质增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突出龙头引领、市场带动,念好“畜头肉尾”经,在多环节上实现增值,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是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主动靠前,积极行动,加大向上争取和向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牛羊肉和奶类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要对现有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在河西走廊、中部沿黄、陇东南等重点地区建设一批集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特色产品开发、品牌营销于一体的肉牛肉羊屠宰加工及市场营销中心。要引导企业创新营销机制,整合建设集活畜交易、产品展销、云平台、市场大数据为一体的区域性市场流通体系。要持续推进“甘味”肉牛肉羊品牌培育和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引导鼓励现有品牌整合提升,培育一批质量硬、信誉好、有市场、叫得响、发展好的“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

五是聚焦稳产保供推进提质增效。各地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针对生猪等主要“菜篮子”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下行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及时调整优化产能、推动转型升级。重点做好生猪产能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引导生猪养殖主体科学制定生产计划,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62万头左右,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稳定在260个左右,优化能繁母猪存栏结构,提高高产母猪比例,保障生猪基础产能稳定和猪肉等重要畜产品的市场供应。

  第二,聚焦关键措施,打牢动物疫病防控基础。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动物疫病防控是基础、也是关键,要持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重点人兽共患病综合防控措施,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一是持续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这次会议也是春防工作启动会,从3月1日开始,全省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全面启动,4月底前完成。省厅制定了免疫计划,下发了春防通知,作出了具体安排。各地要迅速行动起来,周密组织,集中人力、物力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实行全覆盖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春防期间,实行免疫进展周报告制度,春防结束后,进行市州交叉互查,检查结果要向全省通报。在筑牢免疫屏障的同时,要持续加强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入场监测等常态化防控措施,督促指导养殖场户全面落实门禁制度、封闭饲养、定期消毒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水平。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加强与西北区各省区的协作配合,强化信息沟通,实施措施联动,强化生猪调运监管,实现生猪调运从“调猪”向“调肉”转变。  

二是突出抓好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布病防控,要坚持区域免疫和检测净化相结合的防控策略,总结布病M5-90Δ26疫苗免疫效果,制定全省布病免疫疫苗推荐方案,分类指导,做好7市28个县布病区域强制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质量和效果。其他县区要加大布病检测净化工作力度,规范羊只跨区域调运监管,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布病净化场创建工作,落实消毒灭源等措施,确保全省畜间布病检测阳性率持续降低。推进民勤县布病免疫无疫县创建工作,实现布病区域化管理的突破。推广环县、会宁县等全县域布病检测净化工作经验,实现净化一片,巩固一片。包虫病防控,以牧区半牧区县为重点,继续落实区域免疫、犬只驱虫、病害动物脏器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巩固防控成果。统筹做好炭疽、狂犬病等其他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与同级卫生疾控部门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协商会议,定期通报信息,联合开展宣传培训和调研督导,共同推进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

三要提升动物检疫监管水平。各地要按照《甘肃省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理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体系,明确动物检疫职能承接机构。加强官方兽医管理,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和标准实施检疫,推动官方兽医与检疫申报点联动,规范动物检疫行为,全面实行动物B证无纸化出证。加强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畜禽标识等管理,严厉打击伪造、变造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认真落实动物运输监管制度,各公路动物防疫检查站要坚持守好门、站好岗,加强监督检查。规范畜禽运输车辆和承运人备案管理,严格执行备案条件,优化备案流程。

四是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各地要加快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场和无疫小区创建工作,今年的工作目标是,每个市州至少有3个规模养殖场成功创建动物疫病净化场或无疫小区,各地要梳理创建动物疫病净化和无疫小区名单,会后将创建名单报防疫处。要稳步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改革落实,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补助标准及程序,确定专人负责材料审核、信息录入、系统维护等工作。鼓励通过养殖场(户)自行免疫、第三方服务主体免疫、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全力推进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工作。要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压实兽医实验室及设立单位生物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和备案管理。要加大动物疫苗等防疫物资管理,定期对辖区内疫苗的调拨、储存、运输、出入库管理和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疫苗浪费。  

第三,聚焦重点领域,守牢行业安全底线。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责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力抓好畜禽养殖、兽药饲料生产和畜禽屠宰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实现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安全监管全覆盖。

一是加强养殖场安全监管。市县农业农村、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及时预警和防范,做好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做好饲草料等物资的储备调运和安全监管。要按照国家《畜禽规模养殖场液体粪污贮存设施安全生产指南》要求,做好畜禽粪污处理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强化养殖场户安全意识,切实杜绝重大事故发生。要加快推进全省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积极推进以区域收集集中处理为主、自行分散处理为补充的机制,探索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

二是抓好兽药饲料监管。强化兽药饲料行业监管,实施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严格兽药饲料行政审批,开展兽药饲料“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推进兽药生产经营二维码追溯监管,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动物诊疗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兽药饲料质量监督抽检和畜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强化检打联动。持续开展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大力推广畜禽低蛋白日粮和豆粕替代技术配方,减少畜禽饲料豆粕使用量。全力实施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持续强化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年内全省新增2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实施兽药减抗行动,规范落实兽用处方药、兽药休药期制度,提高养殖环节科学精准用药能力。

三是抓好屠宰行业监管。持续开展全省畜禽屠宰“严规范 促提升 保安全”行动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畜禽屠宰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开展日常监督执法,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从畜禽入场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管理制度,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屠宰病死畜禽、不执行检疫检验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要督促屠宰企业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推进屠宰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配合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屠宰企业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保障屠宰行业安全运行。这里强调一下,今年是实施《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第一年,《规范》更加突出全过程质量管理和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今年全省计划完成40家以上生猪屠宰企业GMP认证,各地要对辖区内生猪屠宰企业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高质量完成GMP认证工作。

同志们,2024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畜牧兽医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厅党组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成效,强化政治引领,发扬优良作风,聚焦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这一战略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笃行实干,聚力在“促发展、防风险、提质效”上下功夫、求突破,为推动全省畜牧兽医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进位再做贡献、再立新功!

谢谢大家!